为贯彻落实学校“三全育人”人才培养方案,挖掘专业课的思政功能,使课程思政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相行,形成育人协同效应,5月8日,建筑工程系召开系部课程思政建设研讨会,邀请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曹武军主讲。全系教师共同交流讨论课程思政的建设思路与创新实践。
曹武军结合《城市防洪工程》和《建筑工程计量计价》两门专业课程,就课程思政如何巧妙融入专业课程的具体教学内容进行举例说明,对在课程思政建设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进行了分析讲解。他强调:一要充分认识到推进课程思政工作的重要意义,深入分析“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的深刻内涵,自觉做到把课程思政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二要正确处理“思政理论课与课程思政”的关系,充分发挥课程思政潜移默化、润物无声、久久为功的隐性教育功能。三要围绕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目标,深挖课程思政元素,丰富教学内容,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大国工匠精神融入到课程目标和教学内容中。四要积极探索建立课程思政评价制度,把课程思政开展情况纳入教学竞赛、教学检查、教学评价等环节,不断创新课程思政新思路、新方法,全力推动落实课程思政工作落地生根。
教师们结合各自课程教学思政融入实践情况,分享了对课程思政建设工作的思考与探索,并就在教学中如何更有效地实现“润物无声”的课程思政进行了充分交流研讨。有老师谈到,在课堂上要注重学生动手实作能力,培养学生精益求精的大国工匠精神,激发学生科技报国的家国情怀和使命担当;有老师谈到,课程思政是方法,在专业实践课程中要增强学生勇于探索的创新精神,善于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注重教育和引导学生弘扬劳动精神;有老师谈到,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职业精神,将育人融入课堂,通过传帮带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工作习惯、工作态度,学会注重工作流程;有老师谈到,要加强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指导,坚定学生职业理想信念,在教学过程中加大与社会主义价值观的同频共振,为学生创造机会,通过竞赛等方式让其有事可做,有目标可追。(编辑:陈丽媛)